【侨报记者萨萨3月11日报道】大陆人对吃小龙虾的热爱程度已超出想象。近日,湖北潜江市“小龙虾学院”相关专业人才即将毕业,官方称,首批130名准毕业生还未毕业已被“预订”,更表示:“小龙虾学院学生没有不能就业或低薪的!"与此同时,大陆职业教育愈发注重多元化,“特色专业”人才就业率极高。
小龙虾养殖户(图片:中新社)
小龙虾准毕业生被企业“预订一空”
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一直以来,都受到中国食客的欢迎。小龙虾更是潜江的一大特色,所以在2017年,经湖北省教育厅同意,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校饮食文化学院开设小龙虾相关市场营销、烹饪工艺与营养、餐饮管理三个专业,并纳入统招。
当时,由于该学院立足小龙虾特色进行教学,因此被学生和网民戏称为“小龙虾学院”。学生顺利毕业后,将获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专科文凭。
目前首批小龙虾方向专业的准毕业生在大二下半学期基本都已进入实习期,还未正式毕业已被各企业“预定一空”。
“如今,按照两年学制的计划,2017年入学的学生即将毕业,所有的准毕业生甚至是2018年入学已经进入实习期的学生已经被企业预定一空。将来他们的最低月薪也有8000元(人民币,下同),1万到2万元的月薪也并不少见,总的来说平均下来,这届毕业生的月薪能超过1万元。”学校工作人员表示,招聘这些学生的企业,有的是五星级饭店,有的连锁的餐饮公司。“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主要在后厨做大厨,薪资相对高一点。餐饮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学生,主要负责店面管理和销售业务,做的是店长或者经理。”
并且,由于就业率高,2019年,该校“小龙虾学院”的招生将扩招至200人。2017年,该校小龙虾相关3个专业计划各招50人,但实际招生共86人。“我们当时有心理准备,任何一个新的事物在刚出现时总会遇到困难,我们只能靠就业和竞争力打造知名度。”学校工作人员说。
小龙虾课程并不是“边吃边玩”
早在2017年,“小龙虾学院”设立之初就引起大家的关注。“上这是我梦想的学习方式”“上课不是炒几斤小龙虾吧”,当时还是新鲜事的“小龙虾学院”,被网民认为只要“边吃边玩”就可以学成。
但是,潜江市长龚定荣却说,学院是“认真严肃”不是“闹着玩儿”的。他称:“‘小龙虾学院’是个实实在在的饮食文化学院,培养的人才也是实实在在的人才。它是在产业发展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一个学院。”
据龚定荣介绍,“小龙虾学院”的教学过程中还聘请了长江水科所的院士,“主要是指导教材编撰,这方面必须有权威来做指导。此外有60名教师组成的教学队伍,还有产业领域从实践到理论经验丰富的专家、国内知名烹饪大师等来授课”。
龚定荣指出,按照小龙虾产业发展各个方面的需求,课程有比如种植养殖、餐饮加工等等。
根据中国农业部2018年数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养殖面积突破1000万亩,产量突破100万吨,经济总产值达2600亿元。
中国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
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今年要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媒体称,职业教育的“对口性”和“实用性”令毕业生就业不再困难。
所以,职业教育多元化也成了近年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除了小龙虾专业,中国职业教育还出现了不少“特色专业”,如博彩专业、网红专业、马术专业、酿酒专业……这些专业几乎一出现就引起热议。
中新网称,虽然有个别专业设置引起了舆论质疑,但整体上,人们对于特色专业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表现出欢迎和支持的态度,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整个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的理解。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直到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职业教育趋向单一,到2018年,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占全国比例仅为25.39%。目前的职业教育多元化,其实一要尊重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就培养什么方向的学生;二是要尊重专业,专业设置不能无限向下窄化细化,也不能针对某个具体工作对象设置专业。(完)